据《杭州日报》报道,杭州市万塘路与文二路交叉口非机动车道上,骑自行车、电动车的市民们自觉按照“左转、直行、右转”的分道标识线排队等候,整齐得像一道风景。不止于此,杭州很多非机动车道上,大家都在有序排队。
杭州交警部门介绍,在莫干山路、环城西路、绍兴路、环城北路、文三路等多条通勤干道沿线路口,早已实行非机动车道分道通行。过去,非机动车在路口等红灯时往往杂乱无章,仅按到达顺序排列。但由于左转、直行信号灯时间不同盈配网,经常出现“前面的让不开,后面的走不掉”的窘境,使得通行效率大打折扣。划分车道后,非机动车各行其道,可以避免相互拥堵,提高路口通行效率。
当然,不是所有路口都适合划分车道。非机动车道需划线的道路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条件。宽度在3.5米至4.5米,可划分左转和直行车道;宽度超过4.5米,可划分左转、直行、右转三个车道。核心是保障非机动车路权,规范驾驶行为。
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,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.8亿辆。其中,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四川的保有量均超过3000万辆,全国有14个省份的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。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,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国,早在2023年,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2亿辆。
两者相加,非机动车道上的“大军”数量何其惊人!笔者骑共享单车出行,偶尔也会遭遇非机动车在前面“走自己的路,把别人的路堵死”的情形。有的外卖小哥为赶时间,如想右转,只能“飞升”人行道;如想左转,就会加塞进机动车道,风险系数大增。
参照杭州非机动车道的设计,全国各大省市,尤其非机动车保有量多的城市,在有空间的位置施划几条分道标识线,成本低廉、有效分流,事半功倍,大可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之效。届时,全国就会涌现很多像杭州一样的城市,呈现不少靓丽的街头风景。
分道标识线里盈配网,流淌的不只是车流,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涓涓细流。
九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